为保障好我校男子排球馆的水电、医疗、餐饮、环境及清废工作,综合保障处(由江汉大学后勤集团抽调成立)全体员工在处长余青明、副处长张琮玫、医疗副处长李茜的带领及指挥下,不遗余力为男子排球赛馆创卓越环境,助荣耀绽放。在后勤团队一大批转业军人“兵哥哥”的齐心协力下,使得综合保障处更是以军人本色,创军人荣耀,筑世界和平。军运会期间,排球赛每天从早上打到晚上,流转的球队和观众,不变的后勤保障人。
第一篇章 指挥篇
运筹帷幄却事必躬亲
雷厉风行又和蔼可亲
综合保障处成立于2019年4月底,针对军运会的保障准备工作早早就已经开始,综合保障处的每一位员工都是身兼两职,除了在后勤的本职工作,还肩负军运会的筹备工作。处长余青明、副处长张琮玫在比赛开始前,多次集合各业务口负责人召开会议,帮助各处室协调及解决问题,指导综合保障处的工作。具体工作包括水电、医疗、餐饮、环境、清废、交通等方面,由于涉及的事项繁杂、涵盖面广,且任务重、要求高,任一方面不可有半点差池,因此指挥及协调工作也就更加重要了。每次会议张琮玫都事无巨细的安排好相关工作,生怕遗漏一个点,汲世国主任每次则进行详细的记录。为落实、监督各项任务完成情况,余青明、张琮玫更是把体育馆走了一遍又一遍,他们每天巡查若干遍,一发现问题马上处理立刻解决。校领导对我处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到我处来访慰问。
校领导对综合保障处的工作人员进行慰问
李强书记慰问
张幸平校长慰问
张英副校长慰问
陈功江副校长慰问
赛前各业务口集合开会群策群力
赛前各业务口集合开会群策群力
综合保障处工作人员合影
第二篇章 清废保障篇
不辞辛劳干,披星戴月归
他们是从早上7:00一直坚守到晚上11:00的那群人,他们是每天迎着日出上班赶着星星下班的人,他们做着那么平凡的事,又坚守的那么不平凡。
综合保障处的清废业务口主要由丹田物业江大项目部人员组成,直接参与保障的人员达到53人。比赛期间,清废业务口共疏通下水道50余次,维修更换安全出口、消火栓、窗户玻璃15次,报修维修门锁、把手12次,处理观众看台区水渍百余次,发现处理场馆内抽烟8次,劝阻并礼送误入工作区观众1次,消耗各型垃圾袋11250个,卷纸和抽纸2015卷(包),拾遗物品20多件,提供观众塑料袋1450个装雨伞。
此次参与清废保障的全体人员有:
丁虎、辛敏、李红琴、蔡翠利、王汉平、蔡玲丽、王淑华、喻艳侠、杨本香、杨菊英、高晓玲、金丽琴、周道法、李晓玲、盛忠、潘红旗、金琴芬、张玉兰、罗金洲、刘晓君、辛翠铭、秦择英、王幼珍、田红友、张黎、辛艮兰、陶晓娥、刘红霞、张晚霞、李国喜、钟家艳、周林中、罗娇娇、金银兰、江益飞、辛金芳、曾宪敏、徐翠云、李爱国、罗学军、龚作颖、彭望根、刘富坡、钱国安、刘小舫、周良清、田维军、王久友、曹永连、李少云、张万菊、肖小兰、王汉姣、陈又姣、吴昌辉、肖刚、周胜利、魏家平、童艳芬
专业是他们的标签,奉献是他们的态度,能为军运会进行清废保障,他们深感自豪。
第三篇 水电保障篇
设备前摸爬滚打,值守于地平线下
比赛期间如果发生电力故障,那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因此电力保障团队对自己提出“零故障、零闪动、零差错”的目标。因为有压力巨大,所有更有动力。电力保障团队的成员们每天工作到深夜12点,每个人都处于24小时待命状态,每天比赛前以及赛事结束后,所有的岗位人员都会对自己负责的设施设备做一次检查,然后开碰头会汇总当天的设施设备运行情况。比赛期间,他们几乎都不回家,体育馆俨然已经成为他们的家。身处比赛现场,你几乎感受不到他们的存在,可是你感受到的温度,你看到的光,都源自于他们值守于地平线下的辛勤守护。
晚上团队人员在赛场内碰头开会
工作人员在安装路标
工作人员商量解决问题
王胜辉在测量场馆温度
工作人员深夜检查下水井
陈校长深夜对军运会水电保障人员进行慰问
市经信局祝副局长和开发区供电公司杨副总一行5人来校检查工作,祝副局长对江大保电工作给予了肯定
王胜辉工作结束后下班回家的背影
场馆水电保障部主要由后勤集团水电保障部主要干部、省电网派遣和部分外请技术人员组成,共28人。比赛期间,全体保障人员早上7点进馆,晚上最后离馆,维修场馆灯具插座故障20余次;维修设备用电问题2次;解决配电房输出电压偏高隐患,分别对配电房高压设备进行绝缘实验、直流电阻实验、耐高压实验各1次;先后完成下水疏通40余次,解决污水设备抽排倒流故障2次、供水堵漏问题10余次;每天巡检空调机房20000余步、每次巡检风机房12余次(间),保证了主场温度24度。
此次参与水电保障的全体人员有:项向阳,彭辉,黄贵卿,涂志强,朱国华,李政祥,黄明,杨志,王胜辉。
专业是他们的标签,奉献是他们的态度,能为军运进行水电保障,他们深感自豪。
第四篇 医疗保障篇
蓝衣天使用心护理
微笑热情服务国际
男子排球赛场上的“蓝衣天使”,守护了我们的运动员、技术官员、志愿者和观众的安全,每次看到在各个医疗点值守的医生护士们,心里便多了一份安心。
此次现场医疗保障工作由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承担,医院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专班,针对竞赛项目抽调急诊科、骨科、康复科、眼科、内科等医护技术骨干组成20人的专家团队,多次到现场模拟演练,确定最佳转运流线。场内设固定医疗点1个、场边医疗点2个、坐席医疗点1个,场外设2个急救单元,全方位、无死角的确保实现不发生“一起医疗救治不及时、不发生一起医疗差错”的工作目标。医护人员克服路途远等诸多困难,每天早早到达医疗点,清点药品、检查设备运行状况,确保正常使用。
在体育馆负一楼值守的医生和护士
工作人员现场监测空气质量
固医疗保障 为江大添彩
世界军事体育联合会排球项目管理委员会委员OJ,是军运会男排馆技术代表,他对医疗保障组承担的赛期裁判员酒精测试及医疗保障工作表示非常满意,主动写了一封感谢信表示谢意。
感谢信
中国FIVB国际级裁判刘江,中国排球协会排球项目技术主管蔡勇,对医疗保障组给予场馆内技术官员的健康保健及科普宣传非常满意,留下感谢信一封
军运会呈献给全世界观众一场耄耋视觉盛宴,背后是媒体工作者的默默付出的身影。每天4-5场比赛,共计十余个小时,扛着几十斤的摄影器材,每个媒体工作者几乎都患上不同程度的职业病:颈椎病、腰肌劳损、网球肘等。每天一大早,他们就来到医疗点寻求治疗缓解病痛,然后再继续一天的工作。你负责赛场直播,我负责健康护航,他们对比赛期间医疗保障组精湛的医术及热情的服务表示由衷的感谢。
军运会比赛期间,还有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那就是志愿者团队---小水杉。他们在比赛期间非常辛苦,一名小水杉因身体不适来医疗点就医,我们给予他及时的治疗,症状很快得到缓解。为此他特地写了一封感谢信交给我们,稚嫩的话语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医疗保障与主题教育两不误
江汉大学男排馆固定医疗点工作人员成立临时党支部,利用中午短暂休息时间在黄道田主管和李茜院长的组织下,集体学习“学习强国”相关内容
来自市、校各级领导对军运会医疗保障工作
的指导及慰问
武汉市卫健委书记张红星、党政办主任马良、开发区(汉南区)卫计委副局长江华、江汉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李实、江汉大学医学院院长舒细记、江汉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刘建华一行,莅临第七届军运会男子排球江汉大学体育馆医疗保障点,看望并慰问参加军运会医疗保障任务的医务人员。
市卫健委高惠祥副主任和武汉市急救中心姜旺祥主任等领导来到江汉大学男排馆医疗卫生保障点检查指导工作,并慰问保障点工作人员。
市卫健委白祥军副主任、经开区(汉南区)卫计委江华副局长等领导来江汉大学男排馆医疗卫生保障点检查指导工作,并慰问保障点工作人员。
经开区(汉南区)卫计局江华副局长等领导来江汉大学男排馆医疗卫生保障点检查指导工作,并慰问保障点工作人员。
江汉大学陈功江副校长深夜来到医疗卫生保障点看望全体医疗卫生保障人员,对保障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要求全体医疗卫生保障人员都再接再厉,圆满完成这次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江汉大学附属医院郭洪书记、高艳梅副书记来江汉大学男排馆医疗卫生保障点检查指导工作,看望并慰问医疗保障工作人员。
整个医疗保障工作共收到5封书面表扬信和多次点赞。共救治各类人员90人次。关于公共卫生工作:赛前、空气、末梢水检测75项次,均合格;巡查(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病媒防治、场馆禁烟、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医疗隔离观察点)25项次;赛时1、空气、末梢水检测88项次,均合格;2、巡查(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病媒防治、场馆禁烟、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医疗隔离观察点)110项次,均无异常;3、传染病症状监测信息收集11次,未发现传染病病例。
此次参与医疗保障的全体人员有:
黄道田、李茜、向荣、王松、袁菁、冯琼、余燕子、黄烈弥、芮琛、范翀、乐月、靖光武、马雪莹、刘国强、林杰、邬倩、刘恋、薛松、顾庆九、肖丹、覃怡、罗鹏、高述桥、万磊、高礼敏。
专业是他们的标签,奉献是他们的态度,能为军运进行医疗保障,他们深感自豪。
第五篇 餐饮保障篇
军民皆以食为天,我为军运保新鲜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俗话又说,民以食为天。俗话还说,要抓住一个人,得先抓住一个人的胃。为了满足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各地人民的“胃”,我们的餐饮保障部下足了功夫,餐饮保障部提供的一日三餐,菜品多样,荤素搭配,新鲜瓜果,还有甜汤。考虑到南北方餐饮差异,主食除了提供米饭,还提供了馒头;考虑到体现湖北餐饮特色,餐饮保障部推出了粉蒸芋头、红烧武昌鱼、红烧鲫鱼等特色餐饮。为保证食品安全,餐饮保障部每天都会取样,同时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填写检测报告,每天晚上还将进行工作总结。除此之外,餐饮保障部还接待来自各地的指导和检验,边实施边改善。
晚上的工作总结会议
与技术官员张仁江对接餐饮保障工
接受开发区领导检查指导
接受武汉市市场监管局胡副局长
区市场监管局鄢局长检查指导
餐饮保障部特意在餐票的时间段上设置了两档时间,为避免全部人员同时就餐造成的拥堵情况,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人员分流;军运会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各有不同,有一些技术官员只有很早或者很晚的时间才有空闲可以就餐,为了保证他们的政策进餐,餐饮保障对晚上不能他们将就餐开放时间延长到赛后一小时。
临开赛才接到需要为外籍技术官员提供就餐服务的任务,接到任务后餐饮保障迅速行动,组织调研,预留区域,确定方案。外籍技术官员餐饮方案确定后,餐饮保障部还专门请来我校的数名外教进行试菜提意见,外教们提出了将近20多条建议,餐饮保障部全部按意见改正。外籍技术官员在我校就餐后,对我餐饮保障部提供的餐饮赞不绝口,主动将自己国家的纪念徽章送给厨师,沙滩排球队的外籍技术官员在我校进餐过一次后,专门提出之后全部在我校进餐,有的外籍技术官员还主动提出尝试一下我校的中餐。
比赛期间,我处餐饮保障部门每日每餐,预计为赛事工作人员约700人次、学生志愿者约600人次、军运会贵宾、技术官员和位媒体约120人次提供就餐服务,每日总计约1400人次提供饮食保障。比赛期间,我处餐饮保障部门实际为事工作人员14950人次、志愿者16300人次、贵宾、技术官员和位媒体约465人次提供就餐服务。为开闭幕式排练人员提供就餐报障约9082人次,总计约提供40797人次饮食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