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运连连看】为军运,创卓越环境,助荣耀绽放

发布者:关江涛发布时间:2019-10-31浏览次数:1904

      为保障好我校男子排球馆的水电、医疗、餐饮、环境及清废工作,综合保障处(由江汉大学后勤集团抽调成立)全体员工在处长余青明、副处长张琮玫、医疗副处长李茜的带领及指挥下,不遗余力为男子排球赛馆创卓越环境,助荣耀绽放。在后勤团队一大批转业军人“兵哥哥”的齐心协力下,使得综合保障处更是以军人本色,创军人荣耀,筑世界和平。军运会期间,排球赛每天从早上打到晚上,流转的球队和观众,不变的后勤保障人。



第一篇章  指挥篇

运筹帷幄却事必躬亲

雷厉风行又和蔼可亲


综合保障处成立于2019年4月底,针对军运会的保障准备工作早早就已经开始,综合保障处的每一位员工都是身兼两职,除了在后勤的本职工作,还肩负军运会的筹备工作。处长余青明、副处长张琮玫在比赛开始前,多次集合各业务口负责人召开会议,帮助各处室协调及解决问题,指导综合保障处的工作。具体工作包括水电、医疗、餐饮、环境、清废、交通等方面,由于涉及的事项繁杂、涵盖面广,且任务重、要求高,任一方面不可有半点差池,因此指挥及协调工作也就更加重要了。每次会议张琮玫都事无巨细的安排好相关工作,生怕遗漏一个点,汲世国主任每次则进行详细的记录。为落实、监督各项任务完成情况,余青明、张琮玫更是把体育馆走了一遍又一遍,他们每天巡查若干遍,一发现问题马上处理立刻解决。校领导对我处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到我处来访慰问。


校领导对综合保障处的工作人员进行慰问


李强书记慰问



张幸平校长慰问

张英副校长慰问


陈功江副校长慰问



赛前各业务口集合开会群策群力

赛前各业务口集合开会群策群力

综合保障处工作人员合影


第二篇章 清废保障篇


不辞辛劳干,披星戴月归


他们是从早上7:00一直坚守到晚上11:00的那群人,他们是每天迎着日出上班赶着星星下班的人,他们做着那么平凡的事,又坚守的那么不平凡。


  


 


 


 


综合保障处的清废业务口主要由丹田物业江大项目部人员组成,直接参与保障的人员达到53人。比赛期间,清废业务口共疏通下水道50余次,维修更换安全出口、消火栓、窗户玻璃15次,报修维修门锁、把手12次,处理观众看台区水渍百余次,发现处理场馆内抽烟8次,劝阻并礼送误入工作区观众1次,消耗各型垃圾袋11250个,卷纸和抽纸2015卷(包),拾遗物品20多件,提供观众塑料袋1450个装雨伞。


 


 


 


 





此次参与清废保障的全体人员有:

丁虎、辛敏、李红琴、蔡翠利、王汉平、蔡玲丽、王淑华、喻艳侠、杨本香、杨菊英、高晓玲、金丽琴、周道法、李晓玲、盛忠、潘红旗、金琴芬、张玉兰、罗金洲、刘晓君、辛翠铭、秦择英、王幼珍、田红友、张黎、辛艮兰、陶晓娥、刘红霞、张晚霞、李国喜、钟家艳、周林中、罗娇娇、金银兰、江益飞、辛金芳、曾宪敏、徐翠云、李爱国、罗学军、龚作颖、彭望根、刘富坡、钱国安、刘小舫、周良清、田维军、王久友、曹永连、李少云、张万菊、肖小兰、王汉姣、陈又姣、吴昌辉、肖刚、周胜利、魏家平、童艳芬


专业是他们的标签,奉献是他们的态度,能为军运会进行清废保障,他们深感自豪。


第三篇  水电保障篇


设备前摸爬滚打,值守于地平线下



比赛期间如果发生电力故障,那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因此电力保障团队对自己提出“零故障、零闪动、零差错”的目标。因为有压力巨大,所有更有动力。电力保障团队的成员们每天工作到深夜12点,每个人都处于24小时待命状态,每天比赛前以及赛事结束后,所有的岗位人员都会对自己负责的设施设备做一次检查,然后开碰头会汇总当天的设施设备运行情况。比赛期间,他们几乎都不回家,体育馆俨然已经成为他们的家。身处比赛现场,你几乎感受不到他们的存在,可是你感受到的温度,你看到的光,都源自于他们值守于地平线下的辛勤守护。

晚上团队人员在赛场内碰头开会

工作人员在安装路标

工作人员商量解决问题

王胜辉在测量场馆温度

                    工作人员调试电力箱



工作人员深夜检查下水井

 

陈校长深夜对军运会水电保障人员进行慰问




市经信局祝副局长和开发区供电公司杨副总一行5人来校检查工作,祝副局长对江大保电工作给予了肯定




王胜辉工作结束后下班回家的背影


场馆水电保障部主要由后勤集团水电保障部主要干部、省电网派遣和部分外请技术人员组成,共28人。比赛期间,全体保障人员早上7点进馆,晚上最后离馆,维修场馆灯具插座故障20余次;维修设备用电问题2次;解决配电房输出电压偏高隐患,分别对配电房高压设备进行绝缘实验、直流电阻实验、耐高压实验各1次;先后完成下水疏通40余次,解决污水设备抽排倒流故障2次、供水堵漏问题10余次;每天巡检空调机房20000余步、每次巡检风机房12余次(间),保证了主场温度24度。


此次参与水电保障的全体人员有:项向阳,彭辉,黄贵卿,涂志强,朱国华,李政祥,黄明,杨志,王胜辉。


专业是他们的标签,奉献是他们的态度,能为军运进行水电保障,他们深感自豪。


第四篇 医疗保障篇


蓝衣天使用心护理

微笑热情服务国际


男子排球赛场上的“蓝衣天使”,守护了我们的运动员、技术官员、志愿者和观众的安全,每次看到在各个医疗点值守的医生护士们,心里便多了一份安心。

此次现场医疗保障工作由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承担,医院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专班,针对竞赛项目抽调急诊科、骨科、康复科、眼科、内科等医护技术骨干组成20人的专家团队,多次到现场模拟演练,确定最佳转运流线。场内设固定医疗点1个、场边医疗点2个、坐席医疗点1个,场外设2个急救单元,全方位、无死角的确保实现不发生“一起医疗救治不及时、不发生一起医疗差错”的工作目标。医护人员克服路途远等诸多困难,每天早早到达医疗点,清点药品、检查设备运行状况,确保正常使用。

在体育馆负一楼值守的医生和护士


工作人员现场监测空气质量



固医疗保障  为江大添彩

世界军事体育联合会排球项目管理委员会委员OJ,是军运会男排馆技术代表,他对医疗保障组承担的赛期裁判员酒精测试及医疗保障工作表示非常满意,主动写了一封感谢信表示谢意。



感谢信


中国FIVB国际级裁判刘江,中国排球协会排球项目技术主管蔡勇,对医疗保障组给予场馆内技术官员的健康保健及科普宣传非常满意,留下感谢信一封


军运会呈献给全世界观众一场耄耋视觉盛宴,背后是媒体工作者的默默付出的身影。每天4-5场比赛,共计十余个小时,扛着几十斤的摄影器材,每个媒体工作者几乎都患上不同程度的职业病:颈椎病、腰肌劳损、网球肘等。每天一大早,他们就来到医疗点寻求治疗缓解病痛,然后再继续一天的工作。你负责赛场直播,我负责健康护航,他们对比赛期间医疗保障组精湛的医术及热情的服务表示由衷的感谢。





军运会比赛期间,还有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那就是志愿者团队---小水杉。他们在比赛期间非常辛苦,一名小水杉因身体不适来医疗点就医,我们给予他及时的治疗,症状很快得到缓解。为此他特地写了一封感谢信交给我们,稚嫩的话语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医疗保障与主题教育两不误

江汉大学男排馆固定医疗点工作人员成立临时党支部,利用中午短暂休息时间在黄道田主管和李茜院长的组织下,集体学习“学习强国”相关内


来自市、校各级领导对军运会医疗保障工作

的指导及慰问



武汉市卫健委书记张红星、党政办主任马良、开发区(汉南区)卫计委副局长江华、江汉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李实、江汉大学医学院院长舒细记、江汉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刘建华一行,莅临第七届军运会男子排球江汉大学体育馆医疗保障点,看望并慰问参加军运会医疗保障任务的医务人员。

      市卫健委高惠祥副主任和武汉市急救中心姜旺祥主任等领导来到江汉大学男排馆医疗卫生保障点检查指导工作,并慰问保障点工作人员。

市卫健委白祥军副主任、经开区(汉南区)卫计委江华副局长等领导来江汉大学男排馆医疗卫生保障点检查指导工作,并慰问保障点工作人员。

经开区(汉南区)卫计局江华副局长等领导来江汉大学男排馆医疗卫生保障点检查指导工作,并慰问保障点工作人员。

江汉大学陈功江副校长深夜来到医疗卫生保障点看望全体医疗卫生保障人员,对保障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要求全体医疗卫生保障人员都再接再厉,圆满完成这次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江汉大学附属医院郭洪书记、高艳梅副书记来江汉大学男排馆医疗卫生保障点检查指导工作,看望并慰问医疗保障工作人员。


整个医疗保障工作共收到5封书面表扬信和多次点赞。共救治各类人员90人次。关于公共卫生工作:赛前、空气、末梢水检测75项次,均合格;巡查(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病媒防治、场馆禁烟、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医疗隔离观察点)25项次;赛时1、空气、末梢水检测88项次,均合格;2、巡查(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病媒防治、场馆禁烟、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医疗隔离观察点)110项次,均无异常;3、传染病症状监测信息收集11次,未发现传染病病例。


此次参与医疗保障的全体人员有:

黄道田、李茜、向荣、王松、袁菁、冯琼、余燕子、黄烈弥、芮琛、范翀、乐月、靖光武、马雪莹、刘国强、林杰、邬倩、刘恋、薛松、顾庆九、肖丹、覃怡、罗鹏、高述桥、万磊、高礼敏。

    

专业是他们的标签,奉献是他们的态度,能为军运进行医疗保障,他们深感自豪。


第五篇 餐饮保障篇


军民皆以食为天,我为军运保新鲜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俗话又说,民以食为天。俗话还说,要抓住一个人,得先抓住一个人的胃。为了满足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各地人民的“胃”,我们的餐饮保障部下足了功夫,餐饮保障部提供的一日三餐,菜品多样,荤素搭配,新鲜瓜果,还有甜汤。考虑到南北方餐饮差异,主食除了提供米饭,还提供了馒头;考虑到体现湖北餐饮特色,餐饮保障部推出了粉蒸芋头、红烧武昌鱼、红烧鲫鱼等特色餐饮。为保证食品安全,餐饮保障部每天都会取样,同时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填写检测报告,每天晚上还将进行工作总结。除此之外,餐饮保障部还接待来自各地的指导和检验,边实施边改善。


晚上的工作总结会议



与技术官员张仁江对接餐饮保障工



接受开发区领导检查指导



接受武汉市市场监管局胡副局长

区市场监管局鄢局长检查指导




餐饮保障部特意在餐票的时间段上设置了两档时间,为避免全部人员同时就餐造成的拥堵情况,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人员分流;军运会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各有不同,有一些技术官员只有很早或者很晚的时间才有空闲可以就餐,为了保证他们的政策进餐,餐饮保障对晚上不能他们将就餐开放时间延长到赛后一小时。



临开赛才接到需要为外籍技术官员提供就餐服务的任务,接到任务后餐饮保障迅速行动,组织调研,预留区域,确定方案。外籍技术官员餐饮方案确定后,餐饮保障部还专门请来我校的数名外教进行试菜提意见,外教们提出了将近20多条建议,餐饮保障部全部按意见改正。外籍技术官员在我校就餐后,对我餐饮保障部提供的餐饮赞不绝口,主动将自己国家的纪念徽章送给厨师,沙滩排球队的外籍技术官员在我校进餐过一次后,专门提出之后全部在我校进餐,有的外籍技术官员还主动提出尝试一下我校的中餐。


比赛期间,我处餐饮保障部门每日每餐,预计为赛事工作人员约700人次、学生志愿者约600人次、军运会贵宾、技术官员和位媒体约120人次提供就餐服务,每日总计约1400人次提供饮食保障。比赛期间,我处餐饮保障部门实际为事工作人员14950人次、志愿者16300人次、贵宾、技术官员和位媒体约465人次提供就餐服务。为开闭幕式排练人员提供就餐报障约9082人次,总计约提供40797人次饮食保障。

  

   

此次参与餐饮保障的全体人员有:

黄文清、林益、马美勇、李玉明、武玉钢、廖光泽、罗西霞、祝翠香、李爱武、周雅军、尚希文、郭国双、曾锦凤、洪建军、曹佩、叶成涛、吴春梅、叶慧兰、郭祺、王俊、林贤、吴茂长、余桂菊、胡保英、陈习红、邓正平、潘慧、王倩、高伟、王明喜、柳双梅、张容容、左四红、柳翠霞、柳翠华、夏辉、彭乾州、罗会侠、王金凤、蔡中印、闫波、付月梅、曹迁、刘舒燕、张文军、张亚军、肖学兵、黄春花、程弘、肖兴明、丁胜英、徐飞龙、夏明英、余善兰、熊军虎、程文利、刘慧、肖兴伟、李玉军、周玉芳

专业是他们的标签,奉献是他们的态度,能为军运进行餐饮保障,他们感到自豪。


第六篇 环境保障篇



 张灯结彩心似火,姹紫嫣红秋胜春

 


环境保障部门对场馆及周边进行病媒防制,对场馆周边绿化进行了修剪,清理了周边树林枯枝,对临时设施、临时征用房进行了彻底的清洁,按要求配备256个分类垃圾箱,并制作了6组垃圾分类宣传牌。在场馆周边进行花卉摆放,布展;场内贵宾厅、看台、志愿者之家等处摆放了绿植;场地卫生间安装了除异味净化设备28台。配合有关部门对生活饮用水、公共场所卫生、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检查。气象工作方面,与市气象局对接工作,参加专业会议培训2次,每日接收并发布气象信息三次。

_
_
_
_
_

_
_
_
_
_

10月13日,我处临时接到通知需解决女子排球工作人员在女排赛期间的就餐地址问题,接到通知后我处迅速想办法解决问题,最后将位置定在师生活动中心一楼大厅,没有条件创造条件,迅速组织搬运238张桌椅到师生活动中心一楼大厅,最终解决女排期间工作人员就餐位置问题。

工作人员正在对场馆进行病媒消杀   


我处聘请的专业消杀公司对体育馆负一层所有积水的下水道、蓄水池、积水地面以及师生中心、校球馆、学生宿舍外围雨篦子、下水道、积水容积进行彻底排查,对发现的虫害问题及时进行处理。8月已完成对体育馆负一层和师生中心、校球馆、学生宿舍外围下水道积水容积阳性积水的控制。对体育馆内部各公共区域、下水道、管井间对蚊蝇等飞虫进行处理和预防;已对公共区域进行了全面的滞留喷洒处理蚊蝇,对各区域内的下水道、集水井、化粪池等蚊蝇孳生地进行投放缓释剂进行进行杀灭和预防。对体育馆外围绿化带等区域进行滞留喷洒、蚊蝇滋生地的处理。


专业是他们的标签,奉献是他们的态度,能为军运进行环境保障,他们深感自豪。




第七篇 军人助军运

我曾是军人,军运会我更会全力以赴


曾经是军人,一生是军人,作为军人,能有机会为军人服务,他们更是丝毫不敢懈怠,全力以赴展现军人风貌。

余青明,转业军人,综合保障处处长。作为领导者,他善于未雨绸缪,把握进度节奏,把握重点,在军运会筹备进程中遇到问题时总能提出最优解决方案,并能在事后进行总结提高,在管理方法上,他一直保留军人的作风和原则——能吃苦,一切行动听指挥。他是综合保障处的领导,但更像大家的朋友,他细致入微,能体会到大家的难处,他主动关心了解大家的困难,与员工攀谈解难,他是一位既有战略思维又能团结同事的领导。


汲世国,转业军人,综合保障处综合处主任。军运结束后脖子酸到无法直立,从4月底开始就为军运会的事情马不停蹄,身兼数职。在他手里,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如果一次办不成,他就会办第二次、第三次,直到办成为止。他凡事坚持不懈,是个典型的“闲不住”的人,一稍微闲下来就会去体育馆转转,去体育馆周边转转,一旦发现任何环境、水电相关的问题都会在第一时间上报解决。他也是个不怕麻烦的人,麻烦事碰上了他,一一分解,逐项完成,十分耐心细致。为了完成工作任务,他经常加班加点,任劳任怨,执行力超强。


马美勇,转业军人,综合保障处餐饮部主任。他做事认真,全身心投入,工作上“有求必应”,从不说“不”。在工作上他就像在军队一样,对自身要求非常严格,始终坚持提前半小时到岗,赛后一小时再下班。他专业管理能力过硬,协调食堂严格落实规定,合理制定食谱,加强安全检查,确保食品安全。军运会期间的饮食服务工作,他的工作得到各级的充分肯定,特别是外宾集体的点赞。


林益,转业军人,综合保障处食品安全主管。军运会期间,他配合食药监局监管食品安全,协调技术官员、外国官员教练员就餐,并检查就餐安全情况,他的任务要求高,但他无丝毫抱怨,尽量将工作做到精益求精,服务热情周到,精准对接,尽显军人风范。


彭辉,转业军人,综合保障处水电保障主任。青春己逝初心不改,整个青春在火热的军营中渡过,虽离队多年一切情感铭记于心。水电保障任务多,压力大,风险高,但他从来不抱怨,雷厉风行、勇于承担责任。他说:“十分有幸参与场馆水电保障非常激,就像部队的召唤,一切力量由心而发,生怕不细疏漏完成不了任务,特殊的任务让我热血澎湃而且无比的快乐,创军人荣耀也有老兵。敬礼军旗无上光荣。”


杨志,转业军人,综合保障处水电保障主管。善于协调管理,耐心细致,求善求真,做事认真较真,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此次参与水电保障的工作,实施方案、风险预案全都出自他手。思路清晰,为人正直,踏实低调。



    综合保障处集结了一批优秀的转业军人,在他们的行动下,才得以呈现“精神面貌一流、战斗作风一流、完成任务一流”这样如军令般令人满意的答卷。

 


第八篇 人物篇


项向阳:综合保障处水电保障部门主任。83年考入华农,至今已在江大工作30余年,对江大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次军运会期间,主要协助加强电力、给排水、照明、中央空调四个方面的保障工作,比赛以来,定时巡查、排除故障、做好记录及到岗到位等情况,每天从早到晚检查、分析、处理问题、协助召开例会、总结等,工作兢兢业业。除此之外还主动承担起调节工作氛围的工作,始终使大家保持高昂的士气,缓解疲劳和紧张情绪。他说:“我很荣幸有机会参与到军运会的保障工作中,如果不百分之百的投入,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党性、对不起良心。”


张琮玫:综合保障处副处长。平日里相处时,完全不会觉得她是一位领导,特别有亲和力,热情大方,真诚且热心快肠,她细致认真,观察入微,总能体察同事的问题和麻烦,只要她能帮忙的她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帮忙解决。工作上,她治理有方法,能对症下药,行事果断有力量;资源丰富,特别有创新精神,为把事情做好,她不怕苦不怕累,更不怕麻烦,她睿智、认真,领导力强,协调力强,一丝不苟,务实、勇于承担责任。大家问她平日里工作这么忙,为什么还总是能面带微笑,她说:“愁也一天、乐也一天,我最喜欢的境界就是高高兴兴开开心心的完成好工作。”在她的领导下,综合保障处的同事们彼此像家人一样。


胜辉:水电保障部门电力保障主任。他是一个非常热情、大方的人,爱笑,爱帮助人,和他打过交道的没有不认识、不喜欢他的。这次军运会他的任务是温度保障,这件事情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大容易。整个场馆内一共20多个出风口,10多个风口控制区域,比赛时他必须满场跑,用手中的温控器,测试不同点位的温度,根据温控器反馈的温度,才能及时调整空调出风口的风量和温度,为确保比赛场地内运动员的体感温度保持在22℃~24℃,他大概每30分钟测量一次,一刻不懈怠。因为身肩每日开关机的工作,他每天6点多就早早到场,经常到深夜才离开。他说:“我手机里每天显示的步数没有低于20000步的,这眼看着军运会要结束了,一想到这个心里空落落的。”


李茜:综合保障处副处长。作为一名医生,她真诚、善良、有爱心,做事认真、踏实、执行力强。作为医疗保障的负责人,她领导能力强,真诚、耐心对待每一位病人。正式赛期间,除了军运会的医疗保障,她还需要管理校医务室的工作,忙完这头忙那头,但她始终非常细心,忙而不乱。她性格开朗,集体意识强,为人热心快肠,因为医疗点设置在观众入口的地方,经常能发现很多问题,每次发现问题她都是第一时间反馈到其他处室。


黄烈弥:医疗保障组成员场边医疗点康复医学科医生主任。赛时,黄主任欣然接受额外的工作任务,认真学习操作流程,掌握操作办法,每场比赛前都提前近1小时来到现场,全天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圆满地完成工作,受到技术官员好评;


覃怡:医疗保障组成员。因工作能力强,又有在“120”急救站的工作经历,被医院选派参加军运会医疗保障任务。当护理部通知她时,她没有向医院提家中有患重病的父亲,而是欣然接受了任务,积极认真参加每一次的培训和演练,直至出征,每天都是直到晚上完成医疗任务后,再回到医院照顾父亲。


李雄飞清废业务主管。负责清废部门的日常清洁、清理、清废工作,肩负开闭馆的工作任务,每天6点多就到达场馆,监管清废情况,认真细致,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每晚到左右清废工作完成后,检查完毕将近11点才闭馆离开。


毕冰桥:军运会交通引导负责人。作为一名交通指挥人,他需要指挥和协调的车辆多达42台,他经验丰富,总能安排的井井有条。测试赛期间,共招待60多名技术官员从“三场一站”的接待及日常工作的来回;正式赛期间,共安排65名技术官员的交通出行,每天四对客车来回对开。他说:“我不觉得工作辛苦,能参加军运会的车辆协调工作是他的荣幸,我就是心疼负责客车司机们,他们每天几乎4点就要发车,直至晚上11点以后才能下班,他们才是真正辛苦的人。”



总结

提供超一流后勤服务,践行服务标准化,一直是我们江大后勤人努力奋斗的目标;后勤不后,服务先行,一直是我们江大后勤人的工作理念。能为军运会提供后勤服务,是我们后勤集团的光荣,也是我们每一位后勤人的自豪。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后勤集团将保持这样的热情为今后的日常工作继续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同时期待能为武汉下一次荣耀绽放的时刻添光添彩,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祝贺中国队在本次军运会中夺冠!





z